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只能吃藥改善嗎?

文/新光醫院睡眠中心 林晏瑄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20140513sleep-01

許多人因為長期的壓力、緊張、失眠等因素,被貼上一個「自律神經失調」的標籤,然後因為大家都說自律神經失調只能靠吃藥改善,就開始眾里尋它千百度地急切尋找根治自律神經失調的仙丹妙藥。只是,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是一種疾病,也不是由單一病因引起的;它比較像是一組身心處在壓力下的症狀綜合體,引起像是失眠、頭痛、腸胃問題、冒冷汗、焦慮、憂鬱情緒等問題。

其實自律神經系統像是身體的一套自動導航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組成。交感神經負責緊張的反應,像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繃緊等等,讓身體產生大量能源對壓力作出反應;副交感神經負責放鬆的部分,使心跳放慢、呼吸和緩、肌肉放鬆等等,讓身體回復到放鬆平常的狀態。許多不需要被提醒的生理狀態皆由自律神經系統控制,像是心跳、體溫、消化、內分泌、女性月經週期等等,另外自律神經系統也很容易受到情緒影響,像是焦慮、生氣、悲傷、興奮、驚喜、愉快等。當我們感覺到身心變化的壓力時,大腦會發出警急訊號,讓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系統開始激發,進而引發身體一連串生理反應,使得身體能夠處於對抗壓力的備戰狀態,並且讓身體和大腦都有足夠能量來應付壓力。因此,當情緒波動較大時,身體也會產生類似的生理反應,而若是長期讓身心處於這樣的狀態下(交感神經過度激發,副交感神經活躍程度相對低落),就很容易造成更多的不舒服症狀,形成自律神經失調。

所以啊,不論是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的人,還是身體狀態改變(如月經期、懷孕、更年期),或是性格較容易緊張、焦慮、不易放鬆的人,放鬆訓練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有效自療方式之一。放鬆訓練的目的在於和緩長期過度激發的交感神經系統,提升掌管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使身心自然達到放鬆舒適的狀態。放鬆練習通常要持續兩周以上,才會慢慢感受到效果,雖說這樣的改變速度不及放鬆鎮定類的藥物迅速,但若是以擺脫藥物治療為目標,長遠看來,放鬆訓練才是更有效且持久的自療策略噢!丟掉你的小藥丸,邁向更健康的人生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