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希望:睡個好覺

20131117sleep-01

文/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任純慧博士後研究員
編輯/321小編
圖/Hannah Chen

漸漸下降的氣溫、咖啡店的聖誕節裝飾、逛書店時忍不住開始物色新的行事曆……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暗示著我們一年將盡,新的一年又即將到來。不知道你的新年新希望是甚麼呢?等等,或許我們該先問問自己,去年那些曾經的「新希望」達成了沒?老實說,我連我的目標是甚麼都有點記不清楚了,更遑論要身體力行了……如果你和我一樣記不起去年到底訂下了什麼不可能完成的計劃,這可能不是因為蠻牛喝得不夠多,也不是和「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程又青一樣得了初老症(好吧,我個人無法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而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睡覺。

規劃未來與執行計劃是人類重要的認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舉凡遵照醫囑控制飲食、記得在好朋友生日時獻上祝福、在截止日之前完成老闆交代的工作、或是按照計劃實現夢想,都與這個功能脫不了關係。由於這個認知功能足以影響我們是否能有個順利且愉快的一天,如何促進或維持它的運作便成了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德國學者Diekelmann、Wilhelm、Wagner與Born就認為,「睡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成功執行預定的計劃。

2013年,Diekelmann等人進行了一個實驗,藉由兩個不同階段的注意力測驗來了解睡眠是否會影響對未來計畫的執行。在這個注意力測驗中,電腦螢幕上會出現一個有顏色的圓點,受試者必須盡快按鍵判斷圓點出現的位置是在螢幕的左邊或右邊。在第一階段中,受試者在晚上十點半左右進行這項作業,等到結束後會被告知再過兩天就要再做一次不同版本的測驗,而新版本中圓點的顏色會和今晚做的不一樣。在說明時,實驗者會特別強調,由於實驗軟體有時會出錯,因此請受試者在兩天後的第二階段注意圓點的顏色是否和第一階段的版本不同,如果他們發現顏色一樣的話,請馬上告訴實驗者,否則實驗數據會報銷。講解之後,有一組受試者可以從晚上11點睡到隔天早上7點(睡眠組),但另一組受試者則需要保持清醒(清醒組)。

這兩群受試者在第二天早晨離開實驗室之後,要在白天保持清醒、該晚回家正常睡覺,然後在第三天早上10點回到實驗室進行第二階段的作業。在第二階段中,實驗者故意讓所有人做的都是舊版本的注意力作業,看看誰會提醒實驗者版本錯了。結果發現,睡眠組所有的受試者都提醒實驗者弄錯版本了,但清醒組只有61%的受試者這麼做。那些沒有提醒實驗者的清醒組受試者在事後說:他們忘了。

這項研究結果說明,睡眠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記得預計要完成的事項,也連帶有助於我們的行動;而他們的後續實驗進一步發現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熟睡期)階段尤其關鍵。甘地曾說:「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你的行為能帶來什麼結果,但沒有行動就不會有結果」(註)。根據Diekelmann等人的發現,或許我可以斗膽地再加上一句:「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你的行為能帶來什麼結果,但沒有睡好覺就不會有行動,沒有行動就不會有結果」。鄉親們,睡好覺才能走更長遠的路啊~

參考文獻
Diekelmann, S., Wilhelm, I., Wagner, U., & Born, J. (2013). Sleep to implement an intention. Sleep, 36(1), 149-153.

註:引自http://ppt.cc/OGu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