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睡得像個峇里島人
文/英國Durham大學人類學博士 汪怡君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不同於西化的現代文明,夜晚對峇里島人(下文簡稱為峇里人)來說不是休息放鬆、好好睡覺的時間,而是讓自己融入社會與靈性生活的時間。按照月亮的週期與天文變化,峇里人習慣在夜晚進行各種儀式與靈性活動。從婚喪喜慶、冥想、到皮影戲的演出(註一),峇里人的夜晚不只是社交性的,更是宗教性的。
為了尋求靈性體驗,峇里人會特意連著幾天不睡,在夜晚參加各種儀式與活動,「享受」由連續的睡眠剝奪所帶來的渙散與迷離的精神狀態,以達到「靈魂抽離」這種修行目標。因此,不同於我們總是抱怨失眠所帶來的困擾、或是對失眠感到萬分焦慮,許多年紀較大的峇里男人甚至會吹噓自己一天可以只睡不到兩、三個小時,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與責任感,表示自己有能力兼顧日常跟靈性生活的需求。而不只成人,許多小孩也必須跟著父母一起參加這些夜間活動來「學習」如何在夜晚保持清醒,進而養成無需連續睡眠的習慣,也塑造出與眾不同的「睡-醒模式」(sleep-wake pattern)。
這種流動的睡眠型態也許也導致了峇里當地一項奇特的睡眠「風俗」,叫做「驚嚇型睡眠」(tadoet poeles,英文稱為fear sleep)。這種「驚嚇型睡眠」會讓峇里人在情緒有強烈波動時突然陷入昏睡,因而也被當地人認為是一種「靈魂丟失」(kesambet)的狀態。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就曾經紀錄這種奇特的睡眠型態:「從孩童到成人時期,峇里人會在感到被威脅或是危險的狀態下入睡,而且會熟睡到需要有人用力搖晃他們才有辦法醒來。小偷會在聽到判刑的瞬間睡著,僕人會在遺失或是打破主人用品時睡著,孩子一出生也會在產檯上沈沈睡去。」(註二)也就是說,對當地人而言,用以對應「驚懼感」的生理機制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戰/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註三),而是睡眠;在我們因為焦慮而感到失眠時,他們反而可以睡得更香甜。(實在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啊……)
雖然這聽起來的確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但峇里人的睡眠習慣似乎也說明了,掌管我們睡眠與清醒的生理機制,的確也是有可能受到社會文化的環境所調控。所以啊,我們想要練習睡得像個峇里人其實是不太可能啦哈哈!(小編:那你還在那邊……)不過,如果想要在峇里島度假時享受道地的峇里風情,除了感受當地人隨和不羈的生活型態以外,不妨也注意一下峇里人晚上都在幹嘛,如果不小心嚇到當地人而看到對方突然癱軟在地也不要驚慌,搞不好拿出一條毯子幫對方溫柔地蓋上還能促成一段良緣喔~
註一:在峇里島,用水牛皮製作、演出的皮影戲被稱為「wayang kulit」(直譯為「影皮」);而源自爪哇語的「wayang」這個字,除了意指「影子」之外,也有「想像」、「人之精神」之意,並與當地的宗教儀式密切相關。一場傳統的皮影戲往往在夜晚演出,演出時間可能長達六個小時,或是直至清晨方休。
註二:出自:Mead M, Macgregor FC (1951: 96). Growth and Culture: A Photographic Study of Balinese Childhood.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註三:戰-逃反應指的是生物碰到壓力情況時的生理反應,此時身體會開始釋放腎上腺素,以利在判斷出要逃離或是面對壓力情境後,身體可以即時反應。這種反應也往往是人感到焦慮時會難以入眠的原因。(小編:同場加映「改變想法,可以治療失眠?」)
參考資料:
Wothman, Carol M. (2010). Sleep in Different Culture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http://anthropology.emory.edu/home/documents/worthman-lab/2009_Sleep%20in%20different%20cultures.pdf
Clarkson, Mary A. (ed.) (2004). Adolescent Sleep Patterns: Biolog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