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時間療法-生理時鐘的蝴蝶效應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 林俊成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不規則的日夜週期容易使腫瘤產生」不僅是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的共同發現,就連腫瘤學研究也證實了不規則的生理時鐘是「癌症可能的促發因子之一」。這也就是說,擁有日夜顛倒的生活模式或者有長期生理時鐘混亂的工作者,比起規律生活作息的人更加容易罹患癌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設想了一個問題:那麼,生理時鐘對於癌症的治療有幫助嗎?

隨著藥物學的進展,在1999年間發現有許多藥物的藥物動力學在約日的節律變化上有顯著的差異——也就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同一種藥物在身體上的作用濃度會不一樣。這暗示著如果考量時間因素,評估合適的給藥時間,那麼就有機會在維持藥效的情況下降低癌症治療藥物的毒性、進而減少癌症患者因為化療服藥所產生的不適感。這讓癌症治療方法有了一個新構想:時間治療。

時間治療指的是詳細分析各種不同疾病在不同時間的表現特性、介入的最佳時機,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1985年,Hrushesky(註一)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篇驚人的研究:光是化療不同的投藥時間,就明顯影響藥物毒性的生成。研究者找來31名罹患卵巢癌的實驗參與者,將她們隨機分成兩組,每一組都接受阿黴素(Adriamycin)與順鉑(Cisplatin)的治療;其中一組是早上六點給予阿黴素/晚上六點給予順鉑的療程,另一組則反過來早上六點給順鉑/晚上六點給阿黴素。結果發現,早上六點阿黴素/晚上六點順鉑的療程所產生的副作用只有另一組的一半。由於以往化學治療或者放射治療的藥物毒性都非常強,容易產生掉髮、神經受損、腎臟/心臟受損等副作用,因此這個結果不僅驚人,還很令人欣慰:畢竟,要發展「殺死腫瘤而又不至於殺死病人」的藥物對於腫瘤醫學來說就已經是個很大的挑戰了,假如能夠利用服藥時間來減緩副作用的發生,無異於對醫病雙方都是個好消息。雖然隨著現代藥物研發的進步,使得化學治療的神經毒性相對減低許多,但Hrushesky的研究卻提醒著我們,看似簡單的生理時鐘可能藏有治療最佳時機及最大效用的關鍵。

在Hrushesky之後,許多醫師及科學家都投入了癌症時間療法的研究。法國的Francis Levi(註二)及其他歐洲醫院的同伴開始透過身體不同節律時間給予不同藥物濃度來治療癌症患者,結果發現患者身體所能忍受化療的最高劑量遠超過固定濃度給藥模式的最高劑量,而且控制腫瘤的效果也明顯地提升近三倍。這表示,如果輔以時間療法的話,不但能夠利用增加藥物劑量來提高殺死癌細胞的比率,還可以大大降低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同時近期的回顧性研究也發現,在癌症患者的治療上,輔以時間療法的化學治療,其整體存活率以及療效都明顯優於傳統的化學治療(註三)。

對於文章一開頭的問題,我們便有了回答:「規律的生活」本身雖然對癌症治療不見得有幫助,但是利用「生理時鐘」配合藥物特性卻能夠提高身體對於癌症藥物的接受量、並減緩使用藥物所帶來的身體負擔。只是,這樣的治療模式在現代醫療體系下並未普遍的施行,一方面是它的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是大多數的醫療從業人員仍認為身體大多都處在恆定狀態,並不會因為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不過,希望讀者看完這份文章以後能夠重新認識生理時鐘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儘管它鮮少被人注意、甚至被認為對疾病沒有明顯的影響力,但它不只是掌管我們的睡眠系統而已,它更有可能是醫療突破的關鍵。

儘管藥物配合時間治療的概念經由西方藥學論文的發表而廣被人知,但這樣藥物在特定時辰使用早已是中國醫學中普遍的概念喔!(小編:咱們老祖宗真是太前衛了~)

註一.
Hrushesky, W.J. (1985) Circadian timing of cancer chemotherapy. Science, 228, 73-75
註二.
Lévi, F. (2006) Chronotherapeutics: the relevance of timing in cancer therapy. Cancer Causes Control, 17, 611-621
Mormont MC, Levi F. (2003) Cancer chronotherapy: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Cancer, 97, 155-169
註三.
Liao C, Li J, Bin Q, Cao Y, Gao F. (2010) Chronomodulated chemo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f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25, 34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