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裡,在夢裡見過你
文/政治大學睡眠實驗室 任純慧博士後研究員
編輯/321小編
圖/Yu-Siou Lin
我的人生中有一個浪漫又奇妙的經驗:一個夏日傍晚,我和一位男孩在晚風中散步到一棵樹下,他問我:「你知道這是甚麼樹嗎?」見我沒回答,他悠悠地接著說:「是木棉樹。」霎時間,一股奇妙的熟悉感油然而生,原來是加了洋蔥耳邊仿佛響起了「甜蜜蜜」的背景音樂,唱著:「在夢裡,在夢裡見過你……」;我好像,曾經夢過一樣的場景。
我與這位男孩之間的情愫就不在此多說了(遠目)。重點是,心理學家Brown在2008年回顧相關研究時發現,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曾經和我有類似的經驗—「既視感」(Déjà vu),指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覺到自己似乎曾經歷過當下所發生的事情。而多數人像我一樣,由於對當下發生的事感到似曾相識,便覺得好像曾在夢境中夢過相同的場景。
不同的假設被提出來解釋這個奇妙的現象,而其中則有一些心理學家試圖由記憶歷程的觀點來解釋既視感產生的原因。這一派的學者認為,「既視」現象所產生的熟悉感其實是源於我們在實際上曾經經歷過該事件,或是該事件與我們過往的經驗相似,但卻無法在腦海中搜尋到相關的記憶、無法合理解釋這種熟悉感從何而來,便有了這種說不上來在哪曾經看過的「既視感」。也就是說,由於我們第一次經歷某事件時未曾留心,所以當下次該事件再次出現時,我們無法確切想起自己何時經歷過該事件,因此讓我們產生似曾相識的既視感。
為了驗證這種假設,Brown與Marsh(2008)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先請參與研究的學生注視電腦螢幕來進行視覺判斷活動,同時又在螢幕的背景裡放入一些參與者未曾拜訪過的校園景點的照片—這樣的設計可使參與者專注在判斷活動上,卻又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看過這些照片,增加他們對照片中景點的熟悉感。在判斷活動完成的一周或三周後,這些參與者們被要求以直覺盡快判斷電腦螢幕上所呈現的校園照片中,哪些地方是他們曾經去過的景點、那些不是。結果發現,相較於未曾拜訪過也沒有在判斷活動出現的景點照片,參與者更容易誤判那些未曾拜訪、卻在判斷活動中出現的照片是他們曾經拜訪過的景點。有趣的是,在事後訪談中,約有半數的參與者主動提及自己在判斷的過程中有既視感出現。
Cleary、Ryals與Nomi(2009)也以記憶觀點出發並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未經歷過的事物如果和經驗過的事物很相似,而連帶使我們對它有熟悉感的話,也會因為我們在腦海中找不到相關的回憶(根本不存在)而產生既視感。在他們一系列的研究中,要求參與者先觀看一系列圖片,之後實驗者會提供另一組新圖片,其中有半數的構圖和前一個階段看過的舊圖片相似,另一半則否;接著參與者便被要求回答新圖片所帶來的熟悉感有多強,以及是否在觀看時產生既視感。他們發現在新圖片中,和舊圖片有相同構圖的圖片會比不同構圖的圖片更讓參與者有熟悉的感受,也更讓他們有既視感。
所以,是甚麼讓我對我的木棉樹事件產生了浪漫的既視感?除了命中註定之外,根據上述觀點,我想,不是我愛情電影或小說看太多,就是年輕時不知哪一段甜蜜戀愛回憶中的場景吧?當然當,各位看倌千萬要記得當你的另一半問起時,說在夢裡夢到的比較保險喔!(笑)
Brown, A. S. (2003). A review of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3), 394-413.
Brown, A. S., & Marsh, E. J. (2008). Evoking false belief about autobiographical experienc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5(1), 186-190.
Cleary, A. M., Ryals, A. J., & Nomi, J. S. (2009). Can déjà vu result from similarity to a prior experience? Support for the similarity hypothesis of déjà vu.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6(6), 1082-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