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糖理論』談「睡眠限制法」

今天試著用一個簡單的物理原理,來舉例說明,如何鞏固及提升睡眠品質。
方糖理論』談「睡眠限制法

如果把一顆方糖丟進一杯300c.c.的水杯裡,甜的濃度剛剛好;但如果將杯子改成1.5倍大,水也增加為1.5倍多的450c.c.,但是也只有一顆一樣大的方糖,這個時候,大家來想一下水的甜度會變得如何呢?答案一定是:

文/長庚醫院睡眠中心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
圖片/吳怡蒨

而我們的睡眠的需求量,不也正像方糖一樣,原則上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一個需要六個小時睡眠量的人,躺在床上正好也是六個小時左右,那睡眠品質就會剛好(甜的濃度剛剛好);但如果你是需要六個小時的睡眠,卻躺在床上十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大家來想一下,睡眠品質會變得如何呢?答案也一樣是:變差了(濃度變淡了)。但是失眠者常常就如同上面的例子一樣,花了過多時間躺在床上,如:明明睡不著,卻提早上床等待睡眠;早上明明已經醒了,卻賴在床上不願起床。這樣一來,可能躺床超過十小時的時間,但真正睡著的時間仍僅有不到6個小時。

這時,我們一樣來想想方糖的理論,因為水量增加,而變淡的糖水,是方糖變少了嗎?絕對不是;一樣的,因為躺床時間變長,而效率變差的睡眠,是睡眠需求量變少了嗎?也絕對不是。所以,如果要糖水變甜,我們應該要做的是,保留方糖,減少水量;也一樣的,如果要提升睡眠的效率,我們應該要做的是,減少躺床的時間

而這樣的概念,正是睡眠醫學裡『失眠之認知行為治療』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治療方法- 「睡眠限制法」。這個治療法原則上是藉由限制失眠者躺在床上的時間,使失眠者在床上真正睡著時間的「比率」增加,也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提升其「睡眠效率」,而所謂睡眠效率是「睡眠總時數」除以「總躺床時間」所得到的百分比。

但在臨床上要執行「睡眠限制法」有時需經由專業的評估與精細的計算,更要配合睡眠時間的記錄,才能給予失眠者正確的限制時間,建議若遵循上述原則有執行上困難者,應經由專業睡眠醫療人員協助執行。

下回,再用方糖理論來向大家談談「白天過度補眠的影響」。



在〈“『方糖理論』談「睡眠限制法」”〉中有 5 則留言

  1. shining表示:

    好有趣的比喻喔~
    一下子就記起來了

  2. Yen表示:

    可惜沒有FB的「讚」!
    真想多按幾個讚~
    簡單又明瞭的說明,
    真是讚阿!

  3. 睡眠321表示:

    唉~321也很想要有讚的功能….

  4. iris表示:

    您好,我在某家科技公司上班,今年正好想在公司推有關睡眠的專案,今天在搜尋資料時正好看到睡眠321 幸福一整夜的網站,覺得還蠻受用的,想請問一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呢? 🙂

  5. 睡眠321表示:

    Dear Iris~
    非常謝謝您對睡眠321的支持,321期待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將睡眠相關知識與大家分享,若您希望與本部落格討論相關合作事宜,煩請寄信到tssmblog@gmail.com討論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