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足,血糖不失控

文/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候選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睡眠中心兼職臨床心理師 詹雅雯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sleep20160308-01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在2011年的統計,台灣平均每一百個成年人就有七到八人患有糖尿病,且初發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糖尿病的成因主要有兩種,異常的胰島素分泌(第一型糖尿病)和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了糖尿病人口的九成以上。

一般來說,血糖濃度上升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進食或者是壓力系統被啟動所致,一旦血糖上升,就會起動胰島素的分泌與作用。對正常人來說,胰島素的分泌有助於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以及抑制肝臟分泌醣類。但每個人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各有不同,如果他屬於高胰島素敏感度,那麼他就只需要分泌少量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相對地,如果他的胰島素敏感度低,那身體的代償作用就是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如果身體必須不停分泌胰島素,久而久之,細胞會開始對胰島素不再那麼有反應,形成胰島素阻抗,那麼血糖就無法被有效吸收利用,進而發展成糖尿病

糖尿病的併發症雖然複雜且嚴重,但生活習慣的調整往往可以在治療糖尿病上收到不錯的成效。因此就醫時,醫護人員除了提醒要按時服用藥物外,也會鼓勵患者作好飲食和體重控制來降低風險。但是除了飲食、運動外,近年來睡眠醫學領域,也發現我們的睡眠量會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成U型曲線的相關——也就是說,夜間睡眠短於7小時或長於8小時,跟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的相關都會變高(註一),且限縮睡眠量也確實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胰島素阻抗的發生風險(註二)。2015年,比利時的研究團隊藉由強迫延長正常受試者的睡眠時間(依據受試者平時的睡眠作息,強迫他們多增加一小時的睡眠時間),持續追蹤六週左右後發現,睡眠時間的增長確實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註三)。換言之,若睡眠量變得充足,那麼就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因此,下回健康檢查血糖又紅字時,記得檢視一下自己的睡眠狀況,不妨試試睡飽些來幫忙自己消紅字吧!

註一:Shan Z, Ma H, Xie M,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Diabetes Care 2015;38:529–37.

註二:Wong PM, Manuck SB, DiNardo MM, Korytkowski M, Muldoon MF. Shorter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ealthy white men. Sleep 2015;38:223–31.

註三:Leproult R, Deliens G, Gilson M, Peigneux P. Beneficial impact of sleep extension on fasting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dults with habitual sleep restriction. Sleep 2015;38:707–1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