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不肯睡!自閉症孩童的睡眠挑戰!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中心臨床心理師 蔡昀臻
編輯/321小編
圖/Adda
.
對許多家長來說,哄孩子入睡已經是個大挑戰,但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家庭來說,這可能更像是一場世界大戰!每每到了睡覺時間,他們可能開始表現出抗拒、拖拖拉拉不肯配合,甚至都已經上床了,還持續的翻滾、哭鬧,起身玩耍,或是一直離開房間,說自己想要喝水、想要尿尿,明明已經看起來好累、好「歡」了、讓家長筋疲力竭,不禁好奇,到底為什麼孩子不肯睡覺!
.
在2010年一篇文獻回顧中,提及約有4到8成的自閉症兒童有睡眠的問題,他們更容易經驗到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睡眠時數較短、早醒及睡眠不規律…等狀況。而這些睡眠困擾更進一步影響他們在日間的專注力、認知發展、情緒及社交互動!孩子為什麼都不肯好好睡覺呢?
1. 焦慮與過度活躍的大腦:過去研究指出自閉症兒童的焦慮程度明顯高於一般典型兒童,他們常常會擔憂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例如:「今天老師是不是生氣了?」、「同學為什麼不跟我玩?」、「今天學的東西好難…我根本學不會?」只要大腦一直在高速運轉中,孩子就難以入睡。
2. 感官過度敏感:對感官敏感的自閉症兒童來說,光線、聲音、觸覺甚至被子材質都可能影響他們的睡眠。像是有的孩子會因為衣服標籤而整晚不舒服;有的孩子只要看到一點點光線就覺得房間太亮;有些孩子甚至能聽見家長打開房門、或在客廳喝水的聲音。
3. 對入睡環境或儀式的刻板需求:自閉症兒童常有較強烈的「儀式感」,如果固定流程有些變化或只是少了一個步驟,抑或者今天只最愛的小被被拿去洗了,他們就會覺得心情不美麗,還沒準備好睡覺。也有部分的孩子則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完成睡前儀式,而出現睡眠相位後移的狀況。
4. 不良睡眠衛生習慣: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參與「靜態活動」,讓他們在睡前看平板、電視或手機,但這些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的分泌,讓他們的大腦誤以為現在還是白天,結果越玩越亢奮,反而更不想睡。或是有些孩子的睡眠不規律,假日過度補眠,每次到了週一早上起不來、快遲到,又讓父母更加著急。
.
若是家中的孩子有以上的狀況,家長可以透過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方法來引導他們:
1. 建立固定的睡前流程,預留約10到30分鐘的時間,如換睡衣、讀繪本或聽輕柔的音樂,讓孩子有心理準備進入睡眠狀態。
2. 保持房間燈光柔和、安靜、舒適合宜,創造對於孩子來說放鬆的環境
3. 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吃太多東西或是參與興奮的活動。
4. 無論是平日還是假日,每天在相同的時間上床與起床,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
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與一致!只要建立適合的睡眠儀式、調整好環境與習慣,孩子就能逐步好好地入睡。
若有需要,也可以尋求專業協助,陪孩子睡眠的路上你不孤單!
.
參考資料:
Richdale, A. L. (2007). Sleep problems in autism: prevalence, cause, and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41(1), 60–66. doi:10.1111/j.1469-8749.1999.tb00012.x
Cortesi, F., Giannotti, F., Ivanenko, A., & Johnson, K. (2010). Sleep in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Sleep Medicine, 11(7), 659–664. doi:10.1016/j.sleep.2010.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