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仔,睡前在做啥?

文/臨床心理師 林郁秀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20160524-01

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那個只有富有人家才能擁有一台電視的年代,小孩會在和父母說完晚安以後進行一個儀式:他們會把房間的燈關掉(讓爸媽以為自己在睡覺了),然後蓋上被子,打開手電筒,然後翻開一頁頁令人著迷的課外書。無論是灌籃高手、幽遊白書、或是金庸全集或是各種總裁系列,這些睡前閱讀對當時的孩子來說,總是一段珍貴、愉悅又充滿幻想的時光。

現在,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感謝賈伯斯!),這種青少年的睡前習慣又演變成什麼樣了呢?

當然,現在的孩子還是得把房間的燈關掉,還是要讓爸媽以為自己在睡覺了,但是手電筒、漫畫、小說、線上遊戲、影音軟體甚至社群軟體早已都融合在一個神奇的小盒子裡,只要用手指滑兩下,被子裡就能看見全世界。

對於孩子們或甚至大人而言,這段睡前的時光依然是這麼珍貴及愉悅;然而,就因為這個小盒子如此令小孩或大部分的大人著迷,人們開始擔心這個小盒子會變成萬惡的淵藪、會讓那些正開始學習表達自己意見的青少年因此廢寢忘食。但是,睡前使用這神奇小盒子的習慣,影響真的這麼大嗎?

為了更仔細地回答這個問題,Harbard, Allen, Trinder等人在2016發表了一篇研究,探討不同的睡眠行為及睡眠品質相關睡眠指標之間的關係,與過去研究不同的是,這個研究也同時探討了日夜節律型態(chronotype, 註一)及睡前認知的激發狀態在睡眠行為和睡眠指標之間關係所扮演的角色。

這個研究期間包括學期最後一週及兩週的假期,共有146位青少年參與,其中47.26%為男性,平均年齡在16.2±1.0歲。

———————————–不想看研究報告分隔線開始————————————

研究結果則發現,青少年會在睡前進行多樣化的活動。此研究將所有的統計分析分成「上學時間」及「假期時間」分開進行;首先,在學校作業、與朋友相處時間、看電視、DVD、聽音樂、線上聊天、社群媒體使用及網站的使用等睡前習慣的選擇上,「上學時間」和「假期時間」這兩者間是有顯著差異的。其次,3C遊戲與較晚上課、睡眠長度以及假期時間的躺床時間有顯著相關。而在假期時間,線上社群媒體的使用則與較長的入睡時間有關;睡前的激發狀態則在此扮演著中介效果。也就是說,在假期階段,社群軟體的使用會造成較高的睡前認知激發狀態,進而需要較長的入睡時間。然而在上學的日子裡,「在睡前花時間和家人相」則顯著地與提早躺床時間及較長的睡眠時間有相關性。

———————————–不想看研究報告分隔線結束————————————

這個研究也證實,真正影響青少年的睡眠品質的,仍是孩子日夜節律的型態。無論是在上學或是放假期間,睡前玩電動遊戲或是使用社群媒體都是容易引發不良睡眠品質的危險因子;不過,家庭時光卻是關乎睡眠時間長短的最重要因子。

這份研究點出了3C產品對於青少年睡眠時間的影響力,但是重點卻不在於完全限制孩子不能使用這些器材——因為如此會造成更大的親子衝突,而睡前的親子衝突反而會影響彼此的睡眠品質。父母可學習的,是適度地以這些產品來激勵孩子做他們該做的事,教育孩子如何在對的時間選擇對的事情。

許多人都會擔心孩子對於3C產品、社群媒體、線上遊戲的依賴會使得他們可能在睡前依然會使用這些產品,進而造成睡眠問題。然而,針對依賴成癮的問題,先前有個很有名的網路影片便指出,通常會對物質如海洛因成癮的人,是因為他們缺少一個真正能夠彼此連結的人際網絡支持(影片請見);同樣的,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多一點情緒支持,少一點批評,多傾聽、多鼓勵、少評價,或許孩子會覺得從父母得到的正向回饋遠比那個小盒子來得多。所以不要老是把「讚」往外貼,也貼一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吧!建立正向的支持系統,也許便能減少孩子對於3C產品的依賴,進一步減少其對孩子睡眠的影響喔!

此外,從著名心理學家班度拉的研究也發現,孩子對於行為會有正向結果的行為模仿性很高,所以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也是快樂地在使用手機等3C用品,甚至在睡前也捨不得放下這些產品,我們又怎能要求孩子在睡前放下3C產品呢?

切記,對父母著迷的東西,對孩子也是會有同樣著迷的程度,所以在和孩子相處時,融入當下的情境和話題或許比拍照上傳都更重要許多,孩子會在與大人的互動中學習到「什麼是更重要更快樂的事」!

參考文獻:Harbard E, Allen NB, Trinder J, Bei B. What’s Keeping Teenagers Up? Prebedtime Behaviors and Actigraphy-Assessed Sleep Over School and Vacation. J Adolesc Health. 2016 Apr;58(4):426-32.

註一:想暸解孩子的日夜節律以及生理時鐘請參考:來來,來來來,你家也有夜貓小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