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當夢境變成實境動作片-認識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疾患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詹雅雯臨床心理師

猶記得前陣子在YouTube上很熱門的一段短片,內容是隻小狗看似側身躺臥在睡覺(按下去有連結),四肢卻不斷的擺動,貌似賣力的奔馳在追逐獵物,博得許多網友們的莞爾一笑。事實上,相同的情節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我們稱其為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疾患(REM behavior disorder, 簡稱RBD)。

一般人睡著後進入到快速動眼期(俗稱作夢期)時,夢境就如同片斷的影像在腦中不斷地播放/閃現,但此時大腦會暫時抑制腦內的運動中樞,讓身體的肌肉張力下降(如同四肢麻痹、無法使力去控制身體的移動),維持休息時靜止的狀態得,避免將戲劇化、誇張、暴力的夢境內容反應出來,而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傷害。但RBD的患者在快速動眼期的抑制機制卻失去了作用,使得他們不經意就把夢境中的全武行活生生的都搬上床來,像是說話、大喊、掙扎、攻擊、逃跑等,往往半夜醒來自己或同床伴侶的身上已經傷痕累累,讓家人飽受驚嚇,當事者卻只記得夢境中自己好像遭受攻擊,並激烈的反擊。

臨床上RBD以50-60歲的男性居多,因此臨床上不乏有病患的太太不堪其擾至睡眠門診求助,表示先生過去結婚10多年都是溫文儒雅的紳士,兩人感情甚篤,但先生最近在睡覺時卻不斷地對自己家暴,而前來門診求助。追溯過去睡眠史,會發現其往往是從與夢境對話、呻吟、肢體的抽搐、頻繁變換睡姿等較細微的動作,逐步演變成一系列的動作,甚至離開床鋪揮動手腳。

診斷RBD除了要有詳盡的晤談、神經功能檢測外,還需要進行整夜的夜間睡眠檢測,以釐清患者在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階段時,肌肉張力的抑制是否確實有異常的情形發生,才能確立診斷。治療部份,通常會以藥物治療為主,臨床上通常是採用BZD類藥物-利福全(Clonazepam)來進行治療,約可減緩80-90%的症狀。此外,保持RBD的臥室或睡眠環境的防護與安全設施,如移除可能導致身體受傷的各種危險物品或傢俱,放置枕頭、軟墊或裝設護欄,也都是能避免患者再度受傷的好點子。

對RBD患者而言,能被正確診治且症狀能獲得明顯的改善固然可喜。但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約2-3成RBD患者,在接下來10年內會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或路易氏體失智(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20年後則提升至4-5成。因此,近年來RBD也被視為若干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前兆,但患者與家屬也不需過度擔憂或驚惶失措,多了解上述退化性神經疾病的特性,定期地返診追蹤,一旦發現徵兆便可及早治療,且有助於延緩病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