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吃藥,還是不吃藥?——藥物使用,不只是個選擇題

文/臨床心理師 賴羽琁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20160330sleep-01

在平均每5人就有1人正經歷睡眠障礙問題的台灣,「助眠藥物」是最常見的失眠治療方式之一;不過,正在接受治療的你,是不是也有「不吃心不安、吃了心慌慌」的矛盾狀況呢?我們又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複雜的心情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小花的故事:有一個愛吃零食的小花,她發現當自己肚子很餓或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就會難以控制地想吃零食,而當她正餐吃得很飽或是發現褲子又變緊的時候,小花就比較能夠控制自己不吃零食。在這個例子裡,肚子很餓、在家看電視的情境就是吃零食的「促進因素」,而正餐吃得飽與褲子變緊就是吃零食的「阻礙因素」。在這兩種因素之間,小花究竟怎麼決定何時要吃零食呢?

小花的決策過程可能有兩種,一種就是小花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比較多促進吃零食的因素,使得小花想吃零食的意願提高、進而吃下零食;而另一種,則可能是小花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想都沒想就直接吃下了零食。前者的情況是受到自己意志控制的行為,而後者則是沒有辦法受到自己意志控制的行為。這樣你就知道,「小花吃零食」這件事不見得是個完全理性的行為,也是為什麼小花明知道吃零食會胖,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吃下了零食的原因。

安眠藥物的使用也和小花吃零食的例子相似——當失眠的人知覺到比較多促進他們使用助眠藥物的情境或因素時,會提高助眠藥物使用的意願,然後使用助眠藥物;這是一種在意志控制下,經過評估後的決定。不過,即便失眠的人能知覺到這些促進的因素,他們還是有可能會不加思索地使用助眠藥物——這樣的結果說明,助眠藥物的使用並不是一個能夠完全受到意志控制的行為,也是為什麼有些失眠的人雖然覺得吃藥不好,但最後還是服下了助眠藥物的原因。在失眠藥物使用的研究中(註一),使用助眠藥物的促進因素除了與失眠相關的「躺床很久無法入睡」、「睡著後半夜醒來」、「連續失眠」、「就寢時間到了身體仍然很亢奮或無睡意」以外,還包括了一些與睡眠無關的因素,如情緒受影響、隔天有事情或有約、身體不適、出國或在外過夜等。這結果顯示,助眠藥物的使用與認知決策的歷程有關,也告訴我們在助眠藥物的使用行為上,外在情境及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註一:賴羽琁 (民105年)。以計劃行為理論及渴想探討長期助眠藥物使用之心理因素。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