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不僅是失眠。

文/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李耀東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14954390_170400830087043_582199436_o

那天,我收到一張會診單,上面只簡單寫了幾個字:「失眠。已使用過多種安眠藥均效果有限……需要您的專業協助評估。」

等我到場後,才發現是一位七十出頭的阿公因為身體不適而住到內科病房,但卻抱怨每晚都睡不好。不過,只是失眠嘛,有什麼困難的?於是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分別試了幾種常用的安眠藥物,但他還是愁苦著一張臉,日復一日地抱怨他總是夜不成眠。

接著,我為個案做了會談評估,卻心驚膽跳地聽到他告訴我:「我睡不好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這幾天住院身體不舒服,床也睡不慣……每天晚上睡得越來越不好,昨天我太太不在時,我真想開窗子從十樓跳下去算了……」此時,太太在一旁補充表示:「我們都聽到他在打呼了,他還是堅持自己只有淺眠、瞇一下,沒有真的睡著……醫生都說要請他出院了……」

在我眼裡,我看到一個憂愁的老人被失眠的「表象」所苦,但所有醫師卻將失眠與安眠藥畫上等號,忽略了老人與「失眠」相關的憂愁情緒,以及揮之不去的、對睡眠的過度執著……我也看到了一宗差點發生的悲劇——一宗醫院實在應該要想辦法杜絕發生的院內自殺事件。

「失眠」不只是一個疾病的診斷,也可能是某種精神科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以憂鬱症來說,其九大症狀準則裡,失眠就是其中一項。不過,畢竟內、外科醫師與精神醫師的訓練背景不同,我們本來就無法希冀所有醫生皆能正確地判斷個案口中的「失眠」究竟是單純的失眠,抑或背後存在著更複雜、更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但是,其實不管是什麼科別,如果醫師都能撥出一些時間去同理、感受病患的情緒(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看抽血報告X光結果),應該多少都可以察覺到病患是否有憂鬱、焦慮、悲傷,甚至絕望等等的情緒,再讓精神科醫師接手共同評估治療。

走筆至此,我想起最近另一個案的故事:一位68歲的阿嬤,五年來都在台北市某醫學中心領取Seroquel(思樂康)「助眠」。某日,因為晚上不想睡覺、情緒激動,阿嬤被救護車送到該醫學中心急診;打完針後,她在急診睡了一覺,隔天情緒也變得平穩許多。看到阿嬤情況好轉,主治醫師便開立了安眠藥Dalmadorm(當眠多)讓阿嬤回家服用,但她卻連續兩天晚上都在起來如廁時跌倒,而第二次跌倒更把自己摔成熊貓眼,被送來我所在的醫院急診、住院。等我接到通知、與阿嬤談過以後,發現苗頭不對,再進一步聯絡家屬談了一個多小時。放下話筒後,我深深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較少見的「老年躁鬱症」,其躁症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睡眠需求量減少」被醫師簡單解讀成「失眠」,還開立了作用時間宇宙無敵長的安眠藥物Dalmadorm……可想而知,老人家半夜起來想如廁時跌倒,絕對不只剛好而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