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先來找一下3P吧? —揪出讓你持續失眠的魔鬼

文/長庚紀念醫院 黃彥霖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小編
圖/Hannah Chen

(小編要強調,這跟那種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3P不是同一件事,但一樣很刺激(?)噢!千萬不要轉台啊!)

你是不是有過多少個夜晚,獨自面對著深夜的寂靜,焦躁地在床上翻來覆去,覺得寂寞覺得冷?你嘗試讓自己趕快入睡而開始數羊,但羊群就像跑進聚寶盆般越來越龐大,而睡眠卻遲遲不降臨;接著你開始對自己生氣,想要催眠自己趕快睡,但最後睡著的時間卻已近清晨…就這麼週而復始,在夜晚躺床準備睡覺,跳針似的每晚再次上演,最終無奈地接受:我真的失眠了!

失眠,我們大家都曾經驗過的;只是對於多數人來說,這僅是偶爾出現的生活小插曲,好像一成不變的平靜日子裡起了些小漣漪,不會成為重大的困擾。但對於那些少數的人,失眠卻成了每天都得面對的大魔王,非得貼身肉搏戰到疲憊不堪,才能獲得一點上天憐憫。難道我們失眠就是天生倒(衰)楣(小)?還是什麼因素讓失眠被延續下來咧?不妨讓我們一起來找找造成失眠的3P吧~

想找3P就得先認識他們(不是搭訕的意思!)—美國學者Spielman等人(1991)提出透過3個因子來探討長期失眠的病因理論,而這3個因子都是以英文字母P為開頭,故又稱之為「失眠病因的3P架構」(小編:看到這邊應該就已經幻滅了吧…)。

前置因子(Predisposing factor):容易讓我們產生失眠的先天因子,像是要求完美個性、容易過度擔心與焦慮、夜貓子型、天生睡眠系統較不穩定等,這些往往是我們不易改變的部分。

觸發因子(Precipitating factor):造成我們開始失眠的原因,像是過度高興或興奮、中大獎、發生重大生活事件、身體疾病、無法因應的壓力等,正面及負面的突發事件,其對睡眠的影響通常會隨著時間衍進而減少。

持續因子(Perpetuating factor):讓我們失眠長期持續下來的原因,這部分常常是與補償失眠的不恰當行為或生活習慣,以及對失眠的過度擔心有關,像是因失眠睡不好而過度補眠、缺乏規律運動習慣、睡前開始擔心自己睡不著或睡不好等,而這些補償性行為便是認知行為治療的重點。

現在,我們試著用上述的架構來看失眠: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所擁有的一些失眠「前置因子」,就如同我們所帶有的基因,因人而異;不過,這些基因並不會影響我們生活功能,就如同失眠前置因子不會造成我們失眠一樣,頂多只能說是「先天不良」。失眠,常常都是在生活中出現了一些突發事件時才會被誘發,像是中大獎、親人過世、隔天有重要事項要辦等;而這樣的情況就好像先天帶有的隱性基因要碰到某些特定的外在誘發因素,才會顯現出相對應的外顯表現,這便是「觸發因子」。當失眠發生了一陣子後,我們便可能為了補償失眠睡不好而提早上床睡覺,期待可以將沒睡的補回來,但往往下場常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更睡不著,讓失眠變成我們最大的夢魘。這些補償性的不良行為,卻成了我們自己讓失眠持續不斷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持續因子」,好比「後天失調」。

瞭解失眠的3P之後,面對失眠問題我們不需要再像先前那樣的過度焦慮與緊張,因為我們有辦法「知己知彼」—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接著便有機會能夠「百戰不殆」—改變自己讓失眠持續下來的相關補償性不良行為,進而改善我們失眠的困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