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安眠藥的副作用,你看清楚了嗎?
文/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候選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睡眠中心兼職臨床心理師 詹雅雯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日前斗大的新聞標題「健保署統計,全台民眾1年吃掉13億顆安眠藥」,點出臺灣失眠患者習慣藉由安眠藥解決睡眠困擾的普遍性問題。事實上,失眠者對安眠藥物的感受只能用愛恨交加來形容:沒有它睡不著,吃了又擔心副作用或成癮。今天我們就從安眠藥物的演進史,來認識各類安眠藥物的特性與副作用,讓大家可以減少些不必要的擔心,也順帶幫安眠藥物洗刷汙名。
首先,如果你有點年紀,應該能想起早期電影、花系列連續劇中,那些常見的吞安眠藥物自殘的橋段,他們所服用的就屬第一代的安眠藥物-巴比妥鹽類(barbiturates),因為它可同時活化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GABA)和抑制興奮性的氨基酸(glutamate),故鎮靜和安眠的效果十分良好。但因為藥物的作用,會降低中樞神經對血中二氧化碳(CO2)和氧氣(O2)的敏感度、造成呼吸抑制,也會影響心血管系統,造成血壓下降、心跳變慢,適量時可以達到鎮靜效果;但當服藥過量時,就會有致死的可能性。此外,長期服用巴比妥鹽類藥物後,就必需得增加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助眠或鎮靜作用,因此耐藥性和成癮性風險均高。上述的壞名聲造就了大家對於安眠藥物的刻板印象,但可以放心的是,現在醫生早已不再開立此類藥物給病人助眠囉!(撒花)
改良的第二代安眠藥物是頗負盛名的BZD (benzodiazepine) 類藥物,包含了 brotizolam (商品名為戀多眠錠)、estazolam (商品名:悠樂丁)、lorazepam (商品名:安定文)、diazepam (商品名:樂平片)、flunitrazepam (商品名:羅眠樂錠)、triazolam (商品名:酣樂欣)與Xanax(商品名:贊安諾、景安寧、安柏寧、健得靜)等,同樣是藉由活化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GABA),來達到鎮靜安眠、抗焦慮、抗痙攣以及肌肉鬆弛的作用。由於BZD藥物類型相當多樣化, 作用時間(半衰期) 可分作長、中、短效,所以醫師們往往會根據失眠者的焦慮程度和睡眠障礙型態(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早醒)來選擇適用的藥物。雖然此類藥物大大改善了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抑制,不再有過量致命的疑慮,但因為其作用位置涉及了與動作協調相關的脊髓,與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區,所以容易在早上醒來有似宿醉(hangover)的步態不穩、頭痛、暈眩感,和失憶等副作用。不過,不幸中的大幸是,若僅短期服用BZD,記憶功能往往在停用藥物後即可回復。但2004年Barker等人1發表的統合性研究(meta analysis)指出,長期使用BZD (平均使用年數9.9年)者的認知功能表現不僅會較無用藥的對照組來得差,縱使停用後會有明顯的進步,但在多數測驗表現上仍較一般人來得差。因此,雖然我們並不建議長期使用BZD來助眠,但絕對不要因此就貿然地停藥,否則可能會導致停藥後的反彈性失眠及戒斷症狀。請務必與醫師討論或搭配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採漸進式的減量來達到停藥的目標。
而第三代的安眠藥物,包含了zolpidem(商品名:史帝諾斯、悠眠、舒夢眠、若定、柔眠) 、zopiclone(商品名:宜眠安)、zaleplon(商品名:舒寧眠),又統稱作Z-drug。這類藥物的作用具有高選擇性,僅會作用在大腦內的GABA神經元接受器,所以不會影響認知功能與意識。此外,它作用快、半衰期短,有效縮短入睡時間,較不會改變睡眠週期,也不易產生耐藥性及依賴性,安全性相對較佳、副作用也較少,因此是目前門診醫師最常開立的藥物類型。雖然這類安眠藥物看起來簡直就是仙丹妙藥,不過根據2009年的研究報告顯示2,台灣人吃zolpidem引起睡眠異常(如引發睡前暴食、沒睡著亂打電話/胡言亂語、類似夢遊行為等等)的比例高達5%,較西方國家的統計(1.1%)相對高出許多,讓國人在使用這類藥物上增添了不少風險。雖然目前尚無法釐清造成國人較易產生這類副作用的原因,但若自己或家人發現服藥後有上述行為表現,務必要儘快回門診與醫師討論停藥或換藥的可行性。
總結來說,助眠藥物就像伏冒一類的感冒成藥一樣,是治「標」(症狀)而非治「本」(失眠的因素)用的。安眠藥物雖然可以協助我們改善失眠的症狀,減少失眠對白天生活功能的干擾,但若要治「本」,還是要尋求專業的失眠治療師,詳細說明症狀、回報服藥後的不適,才能有助於醫師幫你慎選適合的藥物,降低副作用的干擾。但若失眠慢性化,就建議要配合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來減緩失眠症狀,避免長期用藥的不可逆損害。
無論如何,千萬不要放棄治療喔! >_0
參考文獻
1. Barker, M.J., Greenwood, K.M., Jackson, M., & Crowe, S.F.(2004). Cognitive effects of long-term benzodiazepine use: a meta-analysis. CNS Drugs. 18(1), 37-48.
2. Tsai, J.H., Yang,P.C., Chen, C.C., et al.(2009). Zolpidem-induced amnesia and somnambulism: Rare occurrences?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19,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