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夢遊,還是魔神仔來牽你?

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睡眠中心    林晏瑄心理師
編輯/321小編
圖/Hannah Chen

記得小時候,爸媽常趁著暑假的時候帶我們小孩子去旅行。有一年我們特地挑了一個海邊的小木屋度假,白天享受陽光沙灘、夜晚時享受海風星空,一切都非常完美。我們一家四口在海邊小屋舒服地睡了一覺,但隔天媽媽卻一大早就把我們叫醒,然後少見地催促我們趕快梳洗更衣,連海洋的味道都還來不及稍做留戀就馬上驅車離開了。在車上,媽媽試圖用若無其事的口吻說:「昨天晚上我和爸爸都睡不安穩,半夜聽見你突然起床,衝到房門口,打開門就要往外衝。我追上去一直叫你,你好像沒聽見一樣,然後到了陽台你就忽然停住,站在那一直往外看;我一直拉住你、叫你,你都沒反應,好一陣子才又像沒事一樣回到房間裡、躺上床,居然又繼續睡了!」……是的,他們如此急著離開那間小木屋,是擔心房間「不乾淨」,讓我被什麼給纏住了。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我那些看似帶著「飄」味、而且事後毫無印象的舉止,其實就是夢遊。

從中世紀的歐洲開始,夢遊就被當作是一種著魔的、發狂的異常行為,並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而早期精神醫學開始發展時,更把夢遊當作是心理創傷被壓抑後的產物,是最常被拿來當作心理分析的材料。在台灣,夢遊或是夜間哭鬧(夜驚)的孩子會被認為是受到驚嚇所致;孩子們會被帶到廟裡拜拜和收驚,祈求神明讓他們在夜裡能夠安睡。由此可見,在孩童時期(或是歷經特殊壓力的階段),夢遊和夜驚是很常見的現象。夢遊/夜驚者通常會從原本熟睡的狀態中突然起身,對於旁人的叫喚沒有反應;而被叫醒了以後,通常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對於自己夢遊或夜驚的記憶更往往毫無印象。而在夢遊或夜驚發生的當下不但對於當事者來說很危險(碰撞或跌倒、無意識走出家門、烹飪等),通常也會讓家人或床伴嚇得屁滾尿流了。

直到近50年,我們才逐漸透過睡眠醫學的發展了解到,原來所謂的夢遊或夜驚,並不是發生在典型的做夢階段(快速動眼期),而是在應當熟睡、無意識、不會有動作的「深睡期」中,出現了相對複雜的非睡眠行為(坐起、行走、害怕反應等)。根據目前研究結果,可能引發夢遊/夜驚的原因,在兒童期可能因為腦部神經發展未成熟所導致,而在成人或老年人,則最常見的是受到藥物的使用或其他生理疾病的影響,其他因素還包括睡眠異常疾患(如睡眠呼吸中止症、週期性肢體抽動症等)、長期睡眠剝奪、遺傳、壓力等。但是夢遊/夜驚發生時,真的沒有在做夢嗎?相對於快速動眼期(做夢期)的夢,深睡期可能也有夢的感覺(似夢感(dreamlike mentation)),但內容較短、較不複雜、不鮮明,甚至比較像是念頭或想法,跟豐富且寫實的快速動眼期的夢境有所不同,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中文會被稱為「夢」遊,而非對應英文的「sleepwalk(睡走)/sleep terror(睡驚)」的原因之一,夢遊/夜驚的時候也可能真的有類似夢的感受!法國皮提耶-薩培提黑醫院(Pitie-Salpetriere Hospital)睡眠疾患部門及法國巴黎第六大學(Paris 6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比較了43位有嚴重夢遊/夜驚病史的患者與正常睡眠者的睡眠,發現他們除了在深睡期會有突然覺醒的情況之外(如下圖),有71%的人表示,當夢遊/夜驚的動作發生時,他們的確有夢的感覺或記憶。


圖、此範例為其中一位受試者的睡眠檢查紀錄,圖中箭頭處顯示該受試者在深睡期的時候有10次突然覺醒的現象,伴隨的行為包括驚訝、坐起並講話等動作。(縱軸的A表示覺醒;1、2表示淺睡期;3、4表示深睡期;R表示快速動眼期) 。圖片節自Oudiette等人(2009)之研究。

報告指出這些似夢感大多有單調的畫面(95%),而且往往都是不舒服的感受,包括被攻擊(24%)、不幸的(54%)、恐懼憂慮的(84%)感覺等等。夢遊/夜驚容易導致較差的睡眠品質,使得受試者白天的嗜睡程度也較高、容易疲勞。總而言之,當夢遊或是夜驚發作時,可能會使當事者感受到不愉快、不舒服的似夢感;而他們當下的行為,則可能是把在他們腦中發生的事情或感受表現出來的結果。

現在我們知道,夢遊或夜驚的現象其實是發生在深睡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人在行動的當下很難被叫醒,或是好不容易被叫醒了,當事人卻一臉迷糊的樣子。若是家人或朋友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你可以提供的協助如下:
 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避免飲用過多的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質,以免更容易引發夜間覺醒。
 維持安全的睡眠環境:包括門窗裝設安全鎖、床頭清空易碎物品、地面鋪設地毯或軟墊等,避免患者半夜醒來時摔倒或受傷。
 了解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藥物的劑量、副作用以及不得搭配服用的藥物或食用的食物等說明。
 協助患者接受治療:一般而言,在兒童的夢遊/夜驚會隨著孩子年齡增加逐漸消失,家長只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多半可不需太擔心;但在成人某些生理疾病可能導致睡眠異常,如腦傷、癲癇、老年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若睡眠異常持續或是更嚴重,可尋求各大醫院睡眠中心協助治療。

參考文獻Mason TBA, Pack AI. Pediatric parasomnias. SLEEP 2007; 30(2); 141-151.
Oudiette D, Leu S, Pottier M, Buzare MA, Brion A, Arnulf I. Dreamlike mentations during sleepwalking and sleep terrors in adults. SLEEP 2009; 32(12); 1621-162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