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班工作會致癌?!
圖/Archie Liao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的醫師李信謙表示,輪班工作者可能會遇到兩種狀況:(1)不固定的輪班工作:例如三天上正常班、兩天上小夜班、兩天上大夜班的排班制輪班;(2)固定為夜班工作者:例如便利商店的大夜班店員、睡眠中心的睡眠檢查技師等,這兩種輪班法都會對個體造成很大的壓力,包括必須快速適應不同的班別的時間,或是在日夜顛倒的作息下維持工作精神及表現,而「壓力」更常是罹患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李信謙提醒,輪班工作牽涉到更複雜的現象,而非單一的褪黑激素因素可以回答其所遭遇到的健康危害,例如輪班工作者更常面對到的社會心理問題,他們能與親友相聚的時間較少、正常的社交生活或是社會脈絡的聯繫皆受到剝奪,整體的社會節律(social rhythm)被破壞,因此他們的社會心理壓力可能不亞於生理壓力,因此,單以褪黑激素不足來解釋輪班工作者罹癌率提高,還需更多研究來支持。
那麼既然輪班工作已成現代社會趨勢,在擔心褪黑激素不足的情況下,需不需要補充褪黑激素製劑呢?李信謙提醒我們,由於生理的週期除了褪黑激素的週期,其他像是心跳速度變異、呼吸的控管、 體溫變化、胃酸分泌等等也都有日夜週期,若是為了解決輪班工作的生理週期失調,單單補充褪黑激素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來的好。其次,目前濃縮的褪黑激素製劑,不管是1.5、3、6或12毫克(mg)這些常見的劑量,都比人體內產生的褪黑激素濃度高好幾萬倍,長期使用下會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我們還不知道。
總括上述,違背了人體的自然節律,身體必定會付出代價,現代人多半犧牲了睡眠及休息來換取金錢,其實目的皆是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但是在這樣的工作形態下,長期來看,可能是適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