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詹雅雯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大編

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過了一段時日,睡眠321又邀請到另一家睡眠中心來為大家進行介紹,接下來換來瞧瞧臺北醫學大學睡眠中心吧!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成立於94年,是國內睡眠中心的先驅之一,還經過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第一屆專業睡眠機構認證。特色在於有獨立的睡眠門診掛號機制,睡眠疾患各形各色,包含常見的失眠、睡眠呼吸障礙(打呼、呼吸中止)、磨牙、嗜睡症、睡眠動作異常疾患等,許多患者往往來到醫院卻不知該求助何科?獨立的睡眠門診制度即可減輕不少患者的徨徨不安,而且睡眠門診採跨科團隊合作的方式,包含精神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復健科等,如果相關問題不是門診醫師所擅長,還會依據患者需求協助安排轉診喔!

除了其他睡眠中心常見讀夜間多頻道睡眠檢查外,也有24小時活動記錄儀的評估檢查。睡眠活動記錄儀是一種戴在手腕上的記錄器(就像戴手錶一樣),透過加速度感測器感應身體動作變化的原理,用來間接測量「睡眠-清醒」的狀態。因為記錄器體積較小,因此攜帶相當的方便,通常都會讓患者帶回家中進行較長時間、約一週的活動監測。從記錄的資料,就可以進一步的推算出個人的入睡時間、總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夜間醒來的時間與次數,以及睡眠-清醒的週期等,比起多頻道睡眠記錄儀更適合長期監測「休息-活動」的週期,特別對於懷疑是生理時鐘異常或嗜睡症患者來說,更可協助臨床醫師進行診斷以及作為治療與療效的參考依據。

在睡眠疾患的治療方面,除了具備與其他睡眠中心相同的傳統藥物與呼吸器治療外,還整合了呼吸器治療個管師、失眠非藥物心理治療的臨床心理師、體重控制/營養諮詢等服務。

針對呼吸障礙患者,個管師的定期追蹤使情形可以解決呼吸器佩戴不適的困擾,包含一對一選擇舒適不漏氣且適合臉型的面罩、教導正確地佩戴與操作呼吸器、電話追蹤使用情形排除生理不適等障礙,若患者同時患有幽閉恐懼,心理師則可提供協助以克服對呼吸器佩戴的心理障礙。另有少部分呼吸障礙患者是因為體重上升而惡化,如果能夠成功做好體重管理,許多人的呼吸問題也會隨之改善,因此本中心也搭配減重門診與營養諮詢的服務,並定期追蹤體重改變後呼吸障礙指數的變化。

針對不想使用助眠藥物的失眠患者,臨床心理師則提供了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和協助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生理回饋儀,讓患者有機會能在4-6次的療程中,穩定失眠問題並進入減藥的療程。

針對合併生理時鐘障礙的患者因商務旅行、輪班工作、作息延遲產生的睡眠障礙),本中心也提供光照治療服務(light therapy),利用短時間高劑量的全頻光線(2500-10000 流明)照射,讓眼睛的視網膜接受後,傳入腦中的下視丘核,刺激患者的松果腺體,調整腦部的褪黑激素分泌週期,進而達到改善睡眠節率(circadian rhythm)問題及睡眠障礙的目的,是成效相當良好、使用亦很安全的治療方式。

具有睡眠困擾的你,又多了一個看診的好選擇了!還不快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納入小筆記中,有任何問題都可直接跟打電話去詢問喔!

「睡眠中心特輯」正持續更新中!



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中有 2 則留言

  1. Emilly表示:

    我想約診但網上找不到電話

發佈回覆給「Emilly」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