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在診間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的睡覺能力壞掉了!為何我以前可以一躺下去就睡著,現在翻來覆去卻還是睡不著?」

失眠,真的是睡覺能力壞了嗎?讓我們先由一個臨床科學研究來驗證一下~
文/黃彥霖臨床心理師
圖/Archie Liao
這個研究透過睡眠時的腦波記錄進行分析(PSG腦波記錄),來瞭解失眠患者和正常睡眠者在入睡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失眠者在入睡前、入睡歷程與入睡後的低頻腦波活動(theta波,反映出人的睡眠驅力)皆較正常睡眠者高,顯示出失眠患者的睡覺能力並沒有受損,甚至比正常睡眠者運作的還要強一些!
但為何失眠者會覺得難以入睡,或者睡著後很淺眠好像沒睡著一般呢?接著,再來看看研究中的其它發現。研究發現失眠患者在入睡前與入睡歷程中有較高的高頻腦波活動(beta波,反映出大腦的活動狀態較快速),甚至在進到入睡後,有較高的高頻腦波活動,顯示出失眠患者的大腦活動在整個入睡的過程裡,都比正常睡眠者處於較高的活動狀態,進而干擾到睡眠能力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綜合上述,可得知失眠者雖然睡覺能力沒有受損,但可能因為自身大腦活動處於較高的活動狀態,進而影響到睡眠能力的作用,使得失眠者常覺得難以入睡,或是入睡後睡的較淺眠,好像沒有睡著一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