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百百種,小心是睡眠出問題

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 臨床心理師 張哲虹

編輯/321小編

圖/Adda

 

當孩子還在牙牙學語,說不出自己有什麼感覺、有甚麼需要的時候,父母常扮演孩子的翻譯機,有些媽媽們光聽孩子的哭聲,就能判斷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還是無聊想要抱抱。連孩子想睡覺時也是,每個孩子的樣貌不太一樣,有些孩子會變得愛哭鬧,有些孩子會變得容易「起笑」,又或者會揉眼睛,眼神呆滯。而有些孩子,越是想睡覺,看起來越是活蹦亂跳、精神充沛的樣子。

 

一旦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如果上課該專心聽講時,卻看起來活力充沛、動來動去,身上像是裝了馬達一般停不下來,又或者有些孩子上課常在放空神遊,對老師說的話反應慢半拍,難以專注在課堂上,很容易被懷疑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症),但大家卻容易忽略,有睡眠困擾的孩子,他們的行為表現和ADHD的孩子幾乎一樣:容易分心、坐不住,也可能伴隨情緒行為或學習的問題。

 

心理師(舉手),那有哪些常見的睡眠問題可能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別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睡眠不足、作息不固定: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建議,學齡前(3-5歲)的孩子,建議一天睡眠總時數(白天小睡+晚上睡眠)要10-13小時,國小階段(6-13歲)的孩子,建議一天睡眠總時數要9-11小時,但台灣的孩子普遍睡眠不足。

我們可以用倒推法來設定孩子理想的入睡時間,例如:孩子每天早上6:40前要起床準備上小學,回推至少9小時的睡眠,他的上床時間最晚應該是晚上9:40,確保孩子的睡眠量足夠。另外,睡前應避免讓孩子接觸3C產品,因藍光會延後我們的生理時鐘,入睡後睡眠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可以協助孩子建立一套簡短、輕鬆的睡前儀式(如:洗澡→刷牙→看故事書→道晚安),養成規律作息。

 

2.睡眠呼吸相關問題(如:鼻過敏、打鼾、呼吸中止症)

大家都有過感冒鼻塞而睡不好的經驗,白天起床頭昏腦脹、很難專心做事,而台灣過敏兒的比例高,這些孩子則是每天都面臨相同的困難,半夜難好眠(如:容易醒來且難再入睡、多夢),早上叫不起床,看起來總是睡不飽的樣子。

我們要盡可能改善孩子的過敏問題,嘗試減重(若孩子體重過重)和運動。也可至全台睡眠中心接受睡眠多項式檢查(PSG),了解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並接受合適的治療,例如:在睡覺時配戴陽壓呼吸器(CPAP),或找到可能造成呼吸中止的原因(如:懸壅垂過長、扁桃腺腫大…等),對症下藥來改善。

 

3.其他常見的睡眠障礙(如:週期性肢體抽動、磨牙…等)

當你觀察孩子的睡眠量是夠的、沒有睡眠呼吸相關問題、作息也規律,但看起來總是沒睡飽、精神不濟的樣子,可以觀察看看孩子在入睡後,手腳(通常是腳)是否出現不自主的抽動,或者有磨牙的問題,當然直接做睡眠多項式檢查(PSG)是最快速的方法,找到可能影響睡眠品質的原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祝福全天下的孩子都可以好好睡、好專心、好開心。(爸媽也是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