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睡眠日系列活動:你今天「睡眠優先」了嗎?

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候選人暨諮商心理師 黃雅娟
編輯/321小編
圖/世界睡眠學會、台灣睡眠醫學學會
.
每年,國際的睡眠專業組織,都會選擇接近春分節氣的一天,作為世界睡眠日;並以當前最重要的睡眠議題,作為當年度的主題。今(2025)年的世界睡眠日,落在3月14日,而主題則聚焦於睡眠與健康的關係,期望地球村的居民「睡眠優先,健康每一天」
.
而國人對睡眠的態度又是如何呢?大家認為睡眠重要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當然!」,那麼你與大多數台灣人的想法一致!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睡眠實驗室調查了近九百名台灣成人,結果發現98.3%的受訪者認為睡眠是重要的,甚至有近八成的受訪者表示睡眠「極度重要」(48.7%)或「非常重要」(30.2%)。看來,大家都知道睡眠不能忽視,但生活中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在這當中睡眠有多重要呢?
.
如果請你就以下六種日常生活活動:「睡眠、工作、家庭活動、興趣娛樂、社交活動與運動健身」進行優先順序排列,你會如何安排呢?
上述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將睡眠排在前三位,其中28.8%的人將睡眠列為首位,21.6%將其排在第二,20.9%則放在第三。這些數據顯示出台灣的睡眠教育已初見成效,大多數人能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並理解它在身心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儘管對睡眠的重要性有正確認識,實際上能夠實踐「睡眠優先」的原則卻並非易事。
.
請回想一下,當上一次你的睡眠與其他日常生活活動發生衝突時,你是如何選擇的?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大約64.3%的受訪者在工作與睡眠衝突時選擇犧牲睡眠;61.9%在面對家庭活動時做出相同選擇;而當睡眠與興趣娛樂、社交活動或運動健身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亦分別有38.0%、28.4%和17.9%的受訪者選擇了犧牲睡眠。這些結果反映了人們對於睡眠重要性知易行難的困境:明明知道睡眠至關重要,卻仍然很容易犧牲它。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表裡不一」的現象呢?影響我們睡眠決策的因素錯綜複雜,不僅僅是個人選擇問題。工作與學業的壓力、家庭責任、時間管理、同儕壓力,甚至是興趣與娛樂的誘惑,都可能使我們在無形中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因此,管理睡眠不僅僅是靠意志力,還關乎到如何在面對多重壓力與責任時,合理分配時間、設定優先順序,並找到保持身心健康與生活平衡的最佳策略。
.
針對睡眠優先的策略,專家們提供以下幾個建議:
1. 規律作息時間:保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時間,讓你大腦中的生理時鐘能夠發揮作用,自動提醒你該準備入睡了。
2. 提前準備睡覺:在預定的上床時間前一個小時左右關閉電腦和手機,進行一些放鬆、準備就寢的行為,避免工作、社交媒體或3C產品的娛樂耽擱你上床的時間。
3. 事先擬定應對計畫:記錄下可能與睡眠衝突的事件,若預期可能發生導致睡眠延遲的狀況,可以提前想好應對策略並寫下來,以便當延遲睡眠的情況發生時,你能即時應對,避免耽擱你的睡眠。
2025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睡眠優先,健康每一天」,強調充足睡眠絕非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維持良好身心健康、提升工作效率及學習表現的必需品!別再輕忽睡眠實踐的重要性,唯有優先照顧好自己的睡眠,才能擁有充沛的精力、更高的生產力,以及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