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奧運歸奧運,熊貓眼歸熊貓

文/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睡眠中心 周佳蓉 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Ssleep0810-01

星期一,帶著藍色心情的你,悠悠晃晃百般不願地走進了辦公室。

你的同事見到你的第一句是:「你的黑眼圈好重喔!」

藍色瞬間變成了黑色,黯淡的你下意識地回應:「沒辦法!昨天晚上沒睡好。」

這個場景,這個對話,是不是有總似曾相似的感覺?但你有想過,為何沒睡好容易會有黑眼圈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黑眼圈可能與瘀青、表皮的微血管擴張、過敏、眼周結構、以及眼周皮膚變薄等因素有關,而年齡、皮膚鬆弛、以及皮下脂肪分布的改變則會增加黑眼圈的惡化;但是,睡眠問題也可能是影響因素嗎?

為了理解生活形態與個人因素跟黑眼圈間的關聯性,在現正火熱舉辦奧運的巴西,一項針對495位年齡介於13至71歲的巴西女性的研究誕生了。

在那份研究中,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完成生活型態與健康的調查,然後由醫療人員利用標準化視覺評估照片,將黑眼圈的嚴重程度區分為不同程度,並透過高光譜造影分析來評估臉部黑色素的分布、血容量、血氧飽和度等。

就在許淑淨拿下這次的舉重金牌前,研究結果發現,「黑眼圈」是由於眼下區域與臉頰部位間的黑色素容量分布差異與血氧飽和度的不足,而成為我們肉眼可觀看到的色素沉澱狀況。平均來說,黑眼圈出現的年齡是24歲,且如果越年輕就有黑眼圈,嚴重程度就可能越高。而除了年齡以外,家族史、氣喘、以及遺傳性過敏皆與黑眼圈的形成有明顯關聯——在高達71.9%具黑眼圈的參與者中,其女性親屬,像是媽媽、奶奶等,也都有黑眼圈的狀況。

有趣的是,在這份研究中,睡眠相關因素(包括睡眠品質、睡眠時數、入睡困難、睡眠中斷、助眠藥物使用、早起疲勞、嗜睡)卻與黑眼圈沒有顯著的關聯性(註一);而另一篇針對亞洲民眾的睡眠與黑眼圈相關研究也一致指出,雖然184位受訪者中有41.5%至51%的參與者自認失眠與睡眠剝奪使黑眼圈的情況惡化,但研究上的統計分析卻未發現有明顯相關(註二)。

這也就表示,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覺得黑眼圈與「睡不好」有關係,也許是受到文化刻板印象或偏見的影響,使得許多人普遍認為睡眠問題、疲憊、以及生病等會產生黑眼圈或使黑眼圈惡化(註一)。

所以啊,當下次再有人問「為何你黑眼圈這麼重」的時候,我想你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不要以為你長得漂亮就可以這樣因為我媽媽也有啊!」同時,別忘記看看自己是否有需要治療的氣喘或過敏問題喔!

註一:Matsui, M. S., Schalka, S., Vanderover, G., Fthenakis, C. G., Christopher, J., Bombarda, P. C. P.,… Júnior, M. S. B. (2015). Physiological and lifestyl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risk and severity of peri-orbital dark circles in the Brazilian population. An Bras Dermatol, 90(4), 494-503.

註二:Ranu, H., Thng, S., Goh, B. K., Burger, A., &Goh, C. L. (2011). 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 in Asians: An Epidemiologic Study and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Dermatologic Surgery, 37(9), 1297-130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