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安眠」,越「失眠」?淺談失眠與助眠藥物

20130317SLEEP-01

 

越「安眠」,越「失眠」?淺談失眠與助眠藥物(回應難以入眠-國人月吞1億顆安眠 )

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睡眠中心 林晏瑄臨床心理師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在台灣,關於失眠及安眠藥這類健康議題的相關報導總是每隔三天兩頭就會出現,一方面突顯了睡眠問題在台灣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國人對於睡眠藥物的依賴或濫用問題。在求快求好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對於失眠的治療僅停留在「症狀的舒緩」而非「病因的解決」,以為只要能夠吃藥入睡就好了;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引發失眠的壓力逐漸解除,失眠的人開始發現只要不吃藥,就是一夜未眠,使得他們對安眠藥物的效果產生疑慮,進而讓藥物劑量不減反增。另外也有些人拒絕使用藥物助眠,但各種中藥、針灸、食療、民俗療法等治療方式卻又無法真正解決失眠問題,唯獨對於安眠藥的抗拒與日俱增。看似截然不同的兩種人,最後都來到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門診,希望尋求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方法,讓我發現這兩種極端的藥物使用態度,其實都同樣出自於對於藥物的擔憂與不安。

我想要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對藥物的擔憂如何使失眠問題持續下去:

第一個,是因爲擔心出現抗藥性而輪流服用6~7種安眠藥、一周七天都吃不同助眠藥物的老闆,安眠藥服用「資歷」長達數年。他說,安眠藥剛開始吃時都很有效,但是頂多只能維持一個月,超過一個月以後他就逐漸開始感到入睡時間、睡眠中斷的時間延長了;於是他開始在睡不著超過半小時以後補藥、每次半顆,沒多久藥物劑量便呈現倍速增長。這時,他開始擔心身體出現抗藥性,於是回診請醫師開再強一點的藥;換了藥之後雖然又有效了,但一個月後他又開始感到藥效越來越差。這樣子幾年下來,老闆手邊累積了數種藥物,只是沒有一種是持續有效的。後來老闆發展出一套策略,認為每天都吃不同的藥就不會產生抗藥性,助眠效果就能夠持續下去。

老闆說,他怕的是沒有藥物之後,自己便無法入睡,失眠就真的失控了。

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只要有人說對失眠有效就會去嘗試的家庭主婦,對抗失眠的時間也已經超過五年。在這五年裡,不論是昂貴的儀器或食品、遙遠的車程或距離、麻煩的療程或手續、耗時的方式或過程她都會去嘗試;當然,主婦也吃過安眠藥,但是當她以為失眠已經穩定下來而嘗試自己減藥時,一整夜不能睡的結果讓她嚇壞了,以為這一輩子就要敗在安眠藥手上。雖然她也嘗試過發狠不吃藥,撐個兩、三天讓身體累到極限而睡著,但是一個禮拜過後,她除了斷斷續續睡得很差之外,還因為免疫力下降而生了一場大病,花了比以前更久的時間才痊癒。

主婦說,她怕的也是沒有藥物之後,失眠就真的會失控了。

老闆與主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擔憂,大多來自於對睡眠有強烈的不可控制感。失控感帶來恐懼感,而藥物則似乎是擺脫恐懼的唯一救贖之道;吞了藥丸子,所有的問題都會消失,睡眠可以控制了,恐懼感也去除了。只是,這速成的救贖也有其代價,不但讓人對藥物的耐受性、依賴性逐漸增加,開始有不吃不行、越吃越多的情況出現,逃避現實生活中造成失眠的真正問題通常也會帶來更強烈的無助感,從此陷入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回到我們前面的例子,擔心抗藥性的老闆其實是無法承受自己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中一直都是主導者,卻被安眠藥操縱、控制,還輸給睡眠這種「小事」;他以為他策略性地控制了藥物,殊不知其實還是藥物在控制著他。而對認真尋求治療的家庭主婦來說,由於她以前從不曾有過整夜失眠、擔憂、緊張、害怕的經驗,而且還非常孤獨、沒人能懂,雖然吃了藥便能安心入睡,但想到沒有藥之後的災難性後果卻讓她變成了緊張大師(不是希區考克那種),看到黑影就開槍。

由這兩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發現傳說中治療失眠的「放鬆」、「睡前泡腳」、「喝杯熱牛奶」、「數羊」等等老生常談的方法其實是很不足的;每個人處理壓力、面對困難的反應與結果都不一樣,真正面對自己失眠的因素,才有機會抓出重要的影響因素,才握有鑰匙打開改變的大門,才能真正走上療癒的路。美國的心理學會已經正式認可睡眠心理學為一門專業領域,而睡眠心理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則會先由充分了解個案當時的狀態,再整合心理、行為與生理因素的影響,來協助個案改善失眠,是完全治標又治本的方式。

最後,在治療失眠時短期使用安眠藥是很能快速改善症狀,恢復原本的生活,但是用藥時切記一定要遵循醫囑,若有不能忍受的副作用,也要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正確用藥其實是非常有利於失眠治療的,也能在睡眠問題改善後更能順利地執行減藥計劃,達到不用藥物也可以一夜好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