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噩夢走!
文/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 臨床心理師 張哲虹
編輯/321大編與小編
圖/Hannah Chen
學齡前正是孩子在發展想像力的階段,而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也常反應在作夢這件事上面。前幾天,朋友為了孩子的事非常困擾,問說:「我們家小熊最近常做噩夢,不敢自己睡覺,這幾天一直跟我說他會怕,叫我陪他睡」。後來發現,原來小熊最近對恐龍影片特別著迷,放假時常看恐龍影片(內容有一些打架、撕咬其他動物的畫面),還跟著阿嬤一起看民間劇場(跟神鬼傳說有關的內容)。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電視常會「不小心」看到殭屍片(似乎不小心透露了我的年齡)——明明看了會害怕、覺得恐怖,但還是硬要看,看完了以後畫面還會不斷地在腦中閃過,越想越恐怖啊!想起了小時候的經驗,加上自己睡眠和心理學的背景知識,我給了朋友幾點小建議,也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
1. 替孩子慎選電視節目、影片和遊戲:
如果覺得孩子害怕睡覺可能跟電視節目、影片或遊戲有關,禁止孩子再接觸相關的內容絕對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看完之後要叫自己不回想,實在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要有效改善看完鬼片後那種會害怕的感覺的話,當然是不要看鬼片啦!
2. 鼓勵孩子說出惡夢的內容,像玩遊戲一樣,跟他一起改寫夢境故事:
透過天馬行空的想像,讓可怕的結局可以被改寫(變得不可怕、正向有趣,或者夢裡的自己變成有超能力的角色)。譬如小熊說夢到恐龍在追他、好像要把自己吃掉的時候,先讓他把夢境說完,但接下來可以和小熊演一遍新的夢境內容:恐龍追上他了,但沒有把他吃掉,而是一直在聞他的口袋;原來,恐龍聞到口袋裡面餅乾的味道,牠很想吃,所以小熊趕緊拿出點心跟他分享,最後恐龍還像小狗一樣跟自己撒嬌,變成了自己的玩伴。
3. 把可怕的夢境內容畫出來,揉一揉丟掉:
不要急著罵孩子說「那又不是真的,有甚麼好怕」,或嘲笑他們膽小,而是陪他們一起鼓起勇氣,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力量面對恐懼。若是比較小、語言發展還不夠成熟的孩子,則可以請他/她把夢的內容畫出來;除了上述改寫故事的方法之外,畫完再揉一揉丟掉也是可以嘗試的方法之一。在孩子畫完夢境內容之後,告訴他們:「我們一起揉一揉、把它丟掉,這樣我們就不用再害怕了」。
4. 用怪獸噴霧(Monster spray)施展魔法: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方法,有點像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施展魔法。家長可以準備一瓶噴霧,在瓶子外貼上孩子害怕的怪物並畫個禁止符號,裡面的液體可以只是水而已,也可以加幾滴精油,告訴孩子「這是神奇的怪獸噴霧,噴了之後怪獸(或孩子害怕的東西)就不敢來房間了」。這樣,當孩子又感到害怕的時候,也可以自己拿起來噴。
當然,孩子需要時間去面對這些害怕的情緒,但父母適當的協助也是很重要的;讓孩子知道你願意聽他們說、願意陪伴他們,便慢慢能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有力量去面對,甚至覺得做夢也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不過,若是在大一點的孩子身上發現那些擔心害怕都與白天生活壓力有關(如:害怕上學、擔心考試考不好等),或者做惡夢已經影響到孩子白天的功能表現,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喔!
發佈留言